艺术之旅--第一部分
记录一次周末伦敦的旅行。
写在前面
周末去往伦敦的一个画廊,看了几场展。意料之外的好。于是也意料之外地认真地做记录。
预热了几条朋友圈,终于在今天开始发布正片。由于看的内容较多,我又不想草草了事,并且很多背景知识我自己也并不了解,所以我也需要补充一部分背景知识(非专业人士,如有误,请谅解),所以将会把短暂的旅程,分为几个部分,逐个介绍,我这个周末在伦敦看了些什么。
同时,因为毕竟只是记录,我无法保证所有的内容都是专业的,严谨的,我也无法展示所有的作品,我更没有办法讲述和分享我当下看展时的心理感受,那种共鸣和震撼只有在当下站在那些作品前,你才会有。我只是尽我所能,把我的一些感受尽量记录下来。所以我觉得关于这次艺术之旅的博客,我称其为阉割版。(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是无法展示的)
至于标题定为艺术之旅的原因,代表一个俗人努力想要和艺术沾边,同时夹带私活,模仿他喜欢的摄影师荒木经惟的《伤感之旅》,于是他叫这次旅程为艺术之旅。
整体的背景,前往了伦敦的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整个画廊大概5层,从顶层往下,看了三个展,负一层是商店。而后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看了另外一个展。其中涉及的参展人较多,我大致按照我看的顺序进行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画廊的布展非常舒服,一进场,在不大的空间里,画面很简洁,每一幅画都有一盏灯打亮,而且我在拍摄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一幅画的高度都完美符合人眼视觉(反正跟我的身高相当合适)。
NO.1 Deutsche Börse Photography Foundation Prize 2022
看的第一个展。展览了今年入围上述大奖赛的四位摄影师的提名作品。
第五层的Anastasia Samoylova
第五层的外部是这位摄影师的展览。整个展览地点以暗色调为主,墙的背景和画面颜色大致相似,相当舒服。
之所以这位摄影师的名字这么长且难念,因为摄影师出生于俄罗斯。以下是展览对其的介绍。我简称为Sam好了(为方便打字)。
老实说,在第一眼看到这位摄影师的作品时,我一直觉得,应该是个男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源自于一开始看到的几幅画面,总是聚焦于墙角,臭水沟等。以及有一幅拍摄了一个体型略微臃肿的女人,穿着粉色透视丝裙,腿上穿着的情趣丝袜的蕾丝边若隐若现,甚至内裤的蕾丝边也能看见一部分,没有体现身体的美感或者女性的美感。这样的视角,总让人想起荒木镜头下的人体,以记录为主。于是在我看到介绍称其为her时,多少有些吃惊。
介绍说Sam的作品着眼于佛罗里达州的人文,气候等。确实很多画面记录了这个地方的环境和人文。不过抓住我眼睛的,是下面这几幅。
首先是她拍摄的墙角们。一些现实中肮脏的东西在画面里,成为了画。一些不被注意的角落,也有自己的美丽存在。站在这幅作品前,构图的舒适,让我产生了记录它的冲动。
而下面这张,强烈的颜色对比,虽然也是墙角青苔,但是这种对比形成的美感,仿佛一幅画。远处是夕阳的玫红,近处站在一片树林前。谁又能想到,其实你只是面对这一片肮脏的墙角意淫呢?
随后这张,显得很魔幻。一瞬间以为是什么恐怖电影的概念设计图。这条鳄鱼给人一种垂死感,但是你又不敢轻易靠近它,仿佛它在蛰伏,等待猎物。
深不见底的水里,只有鳄鱼一种怪物吗?
然后是一张很有意思的图。雨林下的雨林画报。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总觉得很符合我的恶趣味。而构图依旧完美的舒适。
最后是一张池塘的画面。我挑选出了这几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构图的舒适感。在画面表达的基础上不丧失对美感的追求,很羡慕这样的能力。很好奇Sam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脑海里想的是什么呢?
Sam的总结
总之这是一位配色舒适,构图舒适,表达完美的摄影师。我看着她的作品,总是产生很多共鸣,我喜欢她的恶趣味,我喜欢她的色彩搭配,我喜欢她拍摄的视角,我匮乏的词汇,只能说出一个喜欢。
第五层的Jo Ractliffe
第五层的内部房间是另外一位摄影师的展览。Sam的展览用暗色调的展厅突出她色彩的完美搭配,而Jo的展览则是明亮纯白的背景,而她的作品又是黑白的色调,从Sam的展走到Jo的展,有种升入天堂的质感。(当然我不知道升入天堂是什么体验,只是当下觉得全身得到了净化,我从湿热的佛罗里达一下跨进了洁白纯净的白沙漠)
以下是展览对其的介绍。(我查了背景,挺出名的一位摄影师,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
介绍里也提到,这位摄影师关注于南非的地貌之类的主题。大多画面其实我没有很深的感受,可能不是我的菜,所以我没有太多触动。
倒是一进去,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这幅作品叫,每百公里
而展览形式如下:
记录了作者一次行程里,每百公里对着路途拍摄一张。然后形成一个集合。正反面都是作品,然后展览将其放置在一面镜子前,站在前面可以同时看到前后两面。(不过这应该是策展人的想法?总之挺有意思)
而其余的很多画面,我难以get到点,也只是选取了一些自己觉得画面好看的记录了一下。
Jo的总结
老实说,总体Jo的作品让我想起一个著名的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透露着一种萧条感。没有《饥饿的苏丹》那么绝望,但是有种受困突破不了的无力感。
同行的朋友指着一面墙说,那个标志和《人类一败涂地》通关标志一样。我顺着看过去,发现那面墙还挺有意思。
没有get到摄影师的作品本身,于是开始关注一些展览本身的奇奇怪怪。
写在后面
第五层的内容就是这些。
两位摄影师虽然都着重于记录,关乎人文地貌,但是风格就迥乎不同。
Sam像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小姐,而Jo就是严肃的记录者。
顺着画廊的楼梯,我们开始前往下一层。
以上,第一部分完毕。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