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等死

“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写在前面

很多影评都是自己很久前已经写好的,最早应该是2017年开始写,断断续续写过很多,在这里作为一个整理,慢慢挑选一些觉得值得保存的影评重新修订后发出来,也算是给自己做一个存档。我也会重新审视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不管是文笔好坏,还是观点的正确错误,又或者是幼稚的讨论,都重新再看一遍,以期望能够获得新的东西。当然,简而言之就是,我又要开始炒冷饭了,只是这个冷饭里面夹杂一些新的添加剂。以下是正文:

一开始,我是不大喜欢这部电影的,因为原著之前接触过,没读完,其实就是不喜欢故事的悲情色彩,觉得未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点(大致因为自己经历不够,也没在那个年代生活过),我偏好一些温情的作品,不太喜欢过于悲剧的风格。所以电影也对我吸引不大,然后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开始看这部改编自原著的电影。

一、结局的修改

最后的结局,电影修改了部分小说的结局。小小的改动,似乎让故事变得温情了一点。我觉得,这样的结局给了我一个喘息的机会,让这个家庭不再继续承受厄运。结局就像是童话里王子和公主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在一起一样,没有一丧到底。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有这样一句流行语,生活就是大起大落落落落落落(此处省略n个落),也许可能生活就是这样。不过其实生活还是有起落,并不是一落到底,所以这样的结局虽然不是迎来生活的高峰,好歹是没有继续低落,我更为接受。当然,我接受不代表现实是这样,现实往往是残酷血腥的,它最擅长的事情不是突然的暴力,血浆迸溅的大尺度场面,而是不断追逐希望,却又丧失方向,最终走向绝望的漫长的折磨。

二、人物转变

福贵这个人物在电影中心态和行为等都有着转变。一开始的嗜赌成性,接着经历革命,开始会顾及自己的家庭,直到最后,亲人的相继离世以及生活的艰苦,他的心态竟然开始平和,是那种经历过大喜大悲之后的平和,不,可能只经历过大悲。这种平和我理解不来,我能理解的仅限于就像考试结束之后,成绩已定之后的那种平静,再放大几百倍可能与福贵的平静有所类同,但我知道这也远远达不到福贵的那种感觉。福贵就这样一步一步,通过一件件事情的累积,最后有了这个转变,而观影过程中也让我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出这种转变,不得不说,电影的叙事把握,角色的塑造是很成功的。

三、节奏

电影节奏说不上快慢,感觉很多悲剧是叠加发生的,但是也不是快,该是什么节奏就是什么节奏。而这个节奏被时代洪流所牢牢把控。时代怎么发展,节奏怎么走,不快不慢,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就像1秒钟就是1秒钟,这个时间刻度不会更改一样。虽然一件件悲剧不断压在我心头,但是不紧促,甚至因为大环境影响,觉得很理所应当。这样的节奏让我想起了《万箭穿心》,两部电影确有相似之处,看着《活着》,我脑海中浮现着《万箭穿心》的剧情。这种不快不慢的节奏,就像牵牛走一样,牵着观众一步一步走向结局。这是一条从开头就能看见结尾的唯一的路线,这一生无解。

写在后面

最后,观影结束,可以说,比起原著我更喜欢电影,不单单因为结局的改动,还有可能因为这是影像,比起冷冰冰的字表现力更好。电影能够一步一步吸引我向下看,而原著没有。虽然电影也是很直接地叙事,但就是有一种魔力让我去看,让我忘记这是一次任务,只是单纯地自发地向下看。看完之后,写下这些。再去看一些网站的影评,很多涉及到这部电影的评论是关于中国百姓的历史缩影。可能一是因为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没经历过那些东西,二是自己历史知识并不充足,不敢妄评,所以没有体会到电影是历史缩影,只是看完其他人的评论后,会感叹一句——“哦,原来还有这个说法。”

而针对这篇影评的标题,最开始我只是用电影自己的名称来命名,后面修改为:活着,总还是好的吧。而最近一次修订,也就是今晚,我把它改成了现在的标题。可能因为想起了昨天刚好看到有关于原著作者余华先生的一些趣事,他说,他靠《活着》活着。然后我想到,电影里或者小说里,活得最久的人遭受最多的苦难,那种大悲过后的平静,其实就是活着等死。

活着(图源豆瓣)

(全文仅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人和事)

写于2018年2月9日

修订于2021年9月24日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