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
每一段我经历过的经历,都是我人生里非常非常宝贵的东西。
写在前面
微信订阅号突然弹出小红点,有些强迫症的我非得把小红点消灭了。
于是我点进去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支教队那些花儿。
原来是新一届的队员又开启了今年新的支教活动。
所以我又翻读了一遍2018年写的支教日记,在所有以前我写过的文字里,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几篇日记。抛开写的好坏,更多就像是流水账一样的日记,我只是觉得这几篇日记确确实实倾注了很多情感在里面,并且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
我很多次想重新整理这几篇日记,但是由于已经时隔快3年之久,颇有些物是人非之感,所以没有实际去做。正好借着自己的博客,把这个事情做了吧。
背景介绍
2018年暑假,我大二,加入了隶属于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那些花儿支教队。
支教队2017年刚建立,我是第二届队员。
日记里提到的名字都是一起支教的伙伴和接受支教的孩子们,以及莎莎是我的前女友,当时她正在另一个支教队另一个地方进行支教。
我的支教地点是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仁村里。去的途中路过了康定。
日记不多不少,慢慢看。
《一座意料之外的小城》
2018年7月15日
随着颠簸的大巴缓缓停下,睁开眼睛,这座小城就这样闯入了视野。
天空的乌云厚重但是纯净,四处都被竖立接近九十度的山壁隔断,好像我进入了一个牢笼,又好像我接触到了天际,伸出手就能触到云端。下过雨,这里有些微冷,又刮着风。脑海里不禁想,如果莎莎在这,她一定会说:“真的超级喜欢这样凉爽的风的感觉”。但是又担心她偏寒的体质在这地方肯定会受凉。
一开始没意料到会来到这座小城,原以为行程安排里没有,而当实际停留在这的时候,才知道这里就是《康定情歌》里面的康定。虽然我丝毫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渊源。
带着行李,住到一个很文艺的青旅里,木制结构的房子,加上墙壁上写着要么文艺的一句“你所邂逅的每一处景,都是大自然给你的灵魂”,要么普通的一句“XXX,我喜欢你!”。这些随意写在土墙上,像是涂鸦一样的字句,让我一瞬间想起了丽江。那些文艺复古的酒吧里,写着的关于承诺、旅行、远方的字句。
放完行李,随着大部队寻找吃的,顺便逛逛这个小城。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小城呢?随处可见的藏族元素,让我想起了去过的西藏。但是这里又让我有些失望。带着康定的盛名,却又是一座普通或者说,已经被现代化所吞噬的小城。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只剩下一些旅游纪念品商店买着一些艳俗的东西。随处可见的,竟然是建设陈旧的名字里面带着高级二字的会所和KTV。还有那些全新的,商业的,商店。这里是藏区但是它的现代化和拉萨的现代化又完全不一样。混杂感,萦绕在这座小城里。
走着走着,低头看见电线杆底座上有用油漆画的藏族特有的符号颜色,经历了时间,它已经脱落许多,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再走两步,正寻找着下一个电线杆子的时候,一个用白油漆印着“康定市政”字样的垃圾桶闯入眼帘。抬头能够清晰的看见不远处山上的彩色经幡,和当年在唐古拉山脉看见的如出一辙。转个头,又是一个硕大的中国移动的广告牌,遮挡了视线。随处可见的,皮肤黝黑的藏族小哥拦在你面前,用带有藏民特有的语气的普通话问你,要去哪?XX山去不去?又能看见操着川普的大妈在川菜馆门口吆喝着一些听不太懂的菜名。这里或许是藏区和四川的交接,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在这个小城融汇起来。再加上现代化的冲击,让这座小城,变得倒是多姿多彩了起来。多彩但是也普通了。不过,这个地方和家乡相似的海拔,倒是给了一种回家的清爽的感觉。
在一家家常菜馆吃完饭,又下雨了。天气,也愈发冷了起来。打着伞加快脚步,赶回青旅。躺在床头,开着那盏微弱的泛黄的床头灯,写了这些。
明天,启程下一个地方。支教第一天。
《这辈子第一次这么长的车程》
2018年7月16日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从山野到书房,一切都没有关系。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昨天(7月15日)上午10点持续到今天(7月16日)下午,除去昨晚青旅修整一夜,这可能是这辈子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车程了。
倒时差一样的旅程。 车里的时间,可能都交给了睡觉,睡觉和睡觉。仅有的清醒时间,也不太敢低头看手机。一看,顿时胃酸都能泛出在嘴里,闭上眼睛不断咽口水才能压下去。得益于家乡云南的高海拔,倒是没有高原反应的不适,但是晕车倒是实实在在的。大家看起来脸色都是蜡黄煞白,像是蜡像馆里面那些蜡像一样。高原能够美白吗?当然。除了旭东还是一样的黑。
不知道睡了几觉,再睁眼是因为队员们的惊呼声,原来开始进一步深入藏区了,看见牦牛了。淅淅沥沥飞着雨,但是天空依旧澄净,藏区山间特色的一些爱党爱国标语也慢慢映入眼帘。对了,还有藏民独具特色的房屋建筑。看见那个矮小的小门,想起了去西藏旅游的时候,导游和我们讲述了关于那个和人体身材很不协调统一的小门的来历。
据说古代藏区偶有僵尸伤人事件发生,搞得藏民们人心惶惶,不过因为僵尸身体僵硬不能弯曲,为了防止僵尸进屋伤人,藏民们就把大门修的很矮,这样僵尸就进不来了。如果现在去藏民家里,不低头或者不小心头撞到门框,藏民们就会称呼你为僵尸。当然了,还有每家每户房顶上伫立的五星红旗。不过这样的景色和这样的故事,倒是没有激起我的兴趣。可能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和晕车作斗争,也可能我已经在西藏看过一遍了。
就这样在困顿,疲惫中,进入了稻城县城。
没料想到的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地在亚丁附近,又是75km左右的车程。当然这75km更是艰辛了。全程都是盘山公路,上升,下降。摇摆中,头愈发疼了。直到下车,仍然没有回过神。缓了一阵之后,才得以有机会好好环顾一下这个地方。听说过这个地方是因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里面提到了这座小城。而当自己来了这个地方之后,周围的藏式建筑却是和西藏那边有些不一样。说不上来的感觉,这边的用黑色颜料涂染的墙壁,有种肃穆的气氛。或许是因为藏区特有的信仰让这些地方本身就带有很浓重的肃穆敬畏的气息。
稻城,亚丁。支教第二天。
《独行的旅人》
2018年7月17日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山脚的方向。
辗转难眠的一夜过去,迷迷糊糊睁眼,窗外还是一样的潮湿。准备出发去镇上买菜。出发前还担心会出太阳,每个人都擦了防晒。不过这阴雨连绵的气候倒是让人无奈。不打伞身上会湿,打伞又觉得多余。
前行,步行单程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高原里行路确实和成都甚至云南都不一样,走一段路会觉得心跳开始加快,会喘息。或许这个肃穆的地方给每一个外来闯入者下了一道禁令,让你不得放肆。你也只得低下头颅,谦卑地,亦步亦趋地,走在路上。就这样,走向镇里。
走着走着,远望,竟然有种无力和压迫感。这个地方,四面都是山,而且这样的山和云南有很大不同。云南的山是在远方,手指的方向。这里的山贴着我的鼻子,喘不过气。山顶更是紧紧连着浓云。让我想要逃离。不禁远眺,但是发现目之所及皆为山,悬崖峭壁一样的山。不得已,还是只能低头,看路。在这样的地方,人,真的要向这个自然低头。你只能怀着谦卑的心情往前走着。
沉默,沉默,沉默。前行,前行,前行。在这样一个地方走着会有一种不真实感。觉得仿佛自己走在一个仙境,但是耳边不时响起的汽车爬坡轰鸣声,和周围酒店的嘈杂又把人拉回这个世界。这可能就是真实吧。到达镇里,采购了物资,咽着像是树皮一样的油条,虽然我也不知道树皮什么味,但是可能这就是吧。到达目的地之后,突然的停滞,又让身体不适应了。这个地方就是这样让人无奈。看着天上还在飘着的雨,低下头,还是虔诚的走。一路黑色外墙建筑,突然闯进一个路边的红色篱笆,竟然让我想起了《辛德勒的名单》的那张红衣女孩的海报。
夜幕降临之后,和莎莎通了视频,看见她,又勾起无限想念。离开不长却甚是想念。让我在这个地方,又是无限感慨。房间里传来队友们的歌声。再次远眺,我好像看见了远方的光。
亚丁,仁村。支教第三天。
《冒烟的嗓子和紧缩的眉》
2018年7月18日
第一天迎接孩子们到来。心中不免忐忑,自己接下来即将要面对的一群孩子到底什么样呢?自己能不能好好完成自己的课程呢?无数的疑问充斥在脑海。准备好,等待。
站在那个广场,看着远处有一些车辆缓缓驶过来,一群孩子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下了长坡。孩子们一过来,踢足球,打篮球。倒也还是一片祥和。直到我们上课,把孩子们集合。
真正当一次老师,才能知道老师的辛苦。当我站在白板前,说出“大家好,我是…”时,一开始是新鲜感。然后,短短一天几个小时,嗓子就已经临近报废了。想想老妈每天面对这么多孩子,这么长时间,又是怎么过来的呢。一边是冒烟的嗓子,一边是继续声嘶力竭。对每一个孩子,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渴望每个孩子都能勇敢表达出自己,但是现实还是有点无奈。孩子们都很羞涩。看来我这短短几天,任重道远。
有一个孩子格外引起我的注意。不停打断我或者其他孩子的发言,不听指挥,什么都不管,用很多方式引起大家注意。我一直试图和他交流,可惜还是未能成功。最后,让他在白板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我也在旁边写下自己的名字。今天的配图本想继续用风景图,但是想了想,用这张吧。(图中名字已打码)
午休时间短暂,和旭东睡到14点13,看一眼表,再睡2分钟,15就起!
拖着上午略疲惫的身体,开始下午的时光。帮助卢老爷教孩子们口琴,这段旅程,这辈子难忘。给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不断讲解,帮助他们拿着口琴。
来,孩子,对着这个孔吹!
一下,一团鼻涕吹我手上。好的,擦下手,继续。一下午,让两只手占满口水和鼻涕…
对了,还有高原篮球,会很累…
亚丁,仁村。支教第四天。
《今天的太阳,有点灰暗》
2018年7月19日
今天或许是支教以来天气最好的一天了,晴天出太阳。久违。
早起采购物资,再次踏上那条蜿蜒的公路。不断的弯曲公路加上下坡路,明明能够看见不远处的城镇,但是山近跑死马。
走到江边,太阳终于挣脱这里大山的禁锢,闯了出来。清晨的太阳,只有光,没有热。舒服,宁静。
走到镇上,麻烦超市大叔骑着三轮车把我送到快递点,取快递。一进去邮政局,快递单号全部放在桌上散落着。所有快递大大小小也零散在地上。自己寻找单号,自己寻找快递。这就是这个地方的邮政局。终于在无数快递中寻到了那一小个快递。
在三轮车后面货箱里颠簸的时候,看着这一条条小巷,忽然间,有些恍惚。仿佛我看到了这个地方数百年的沧桑变化。一个小镇,仔细看着,却又有无数的细节。
那片墙角下供奉着我不知名的神像,香的红点燃着,升起一缕烟。路边一个背水姑娘样子的雕像,铜早已腐朽,带着时间的铜绿。前方路边商铺门口坐着一个老人,静止不动,只是胸口呼吸的起伏还能昭示生命的迹象。颠簸着颠簸着,回到超市,出发回去。
下午的时候和孩子继续相处,带着孩子们学讲故事,睡美人睡美人,反反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每一天都在重复时间,但是时间从来不重复。
长时间的弯腰站立,让腰越来越疼,不得已只能趴在垫子上面稍微休息。晚上看着莎莎惨白的脸色,又添许多担心。
相隔两地,担心,思念。想让时间快一点,担心莎莎身体受不了。今天明媚的太阳,看起来有点阴暗了。
亚丁,仁村。支教第五天。
《从前的时光都很慢》
2018年7月20日
20号了,三天教学时光之后,和孩子们也慢慢熟络起来了。
当然,起床也慢慢的开始变得困难起来。起床还没来及好好洗漱,昨日约定好讲故事的小朋友已经到来,只好迅速用毛巾擦把脸,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还好,今日的腰缓解许多。
午休时光倒是变得懒洋洋的,那个硬的地板加睡袋,此刻也变得那样诱人。可能这个世界上的床都有一种魔力,魅惑着人们,使之深深沉沦。
之后,借着卢老爷帮忙,开始学习口琴。练习一下午,粗略地吹了《送别》。在这样的地方,长亭没有,古道有,芳草倒是碧连天。晚风很冷,没有柳树,只有口琴声,看不见太阳,也看不见山外山。
耳熟能详的音乐勾起的是第一次拿起吉他,弹起了这首歌的记忆。那时还是初二。把吹奏录音给莎莎发过去,脑海里又浮现出几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可能曾经的旧时光就是这样的吧。慢慢的慢慢的,生活都是慢慢的满满的。慢,但是也充实。内心不空虚,不浮躁,留下的,只有宁静和井然。或许那是一个不受太多物质混杂的时光,大家都是简简单单的。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越复杂,越不真实。麻木的忙碌和盲目的欲望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欲望这个东西,双刃剑。
夜幕里,走在院子里,看着这个连月光都不太能照进来的地方,黑暗笼罩着这里,但是又有着冷风。让人有困意,但是又很清醒。
仁村。支教第六天。
《世界的一片净土》
2018年7月21日
继续晴朗的一天。
今天将会举办运动会和游园会。第一天和高年级同学们打球之后的疲惫感还在很熟悉。今天又将和孩子们进行足球篮球比赛,还有一系列活动。
起床后靠着窗边,突然发现今早的朝阳和周围没有散去的浓雾形成了一副颇有些意境的图像,像是一副泼墨山水画。担心浓雾很快会散开,冲下楼去准备拍一张。楼梯口遇到了门卫爷爷,爷爷用带着浓重藏语的口音和我说,把桶里水接满,不然担心我们今天停水没有水用。又走回楼上,接水,等待。等到接满,再次跑下楼,可惜浓雾已经散开许多,早晨看见的景象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美的东西,总是稍纵即逝,你抓不住,她就消失了。
活动开幕式,抱着那个四年级害羞的小女孩,大家一起合唱着《平凡之路》。一瞬间竟然想起了高中时光,一个宿舍的兄弟每天晚上合唱着这首当时火遍大街的歌曲。当然,哪有时间有这么多感慨,紧接着,足球篮球赛交替开始进行了。
看着这些藏族孩子丝毫不知道疲倦的在操场上跑着跳着,只能在一旁汗颜,感叹自己可能老了吧…不过这些孩子倒是惊艳了我一把,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孩子们踢足球踢的水平,可能已经超过我了。那些配合,那些射门,进球后的欢呼,甚至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西甲,欧冠联赛赛场上,那些激动人心的画面。看着纵然激动,直到自己真正上场之后,高原稀薄的空气可能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敌人。随意跑上几个半场,就已经气喘吁吁。
下午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孩子们表演了各种各样的节目,手语,街舞…我带着五个孩子进行了讲故事的节目。可能因为紧张,他们有些断断续续,不过我觉得他们已经很棒了。节目一结束,孩子们拉着手跑到我面前,说:“对不起,老师,我们讲的太烂了。”孩子们单纯的样子一瞬间直戳我内心。这么多天,这些孩子,不管你和他们说什么,他们都会认认真真的完成,如果感觉自己完成不了,只会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一边认真的去继续努力。他们的内心真的才是这个世界上面唯一的,最纯洁的净土。没有受到这个世俗的沾染,甚至都没有见过这个世俗,保留着人,最本质的,最单纯的性质。短暂的陪伴,希望这些孩子不要长大,保留着自己内心的那份纯净。但是又希望这些孩子快快长大,外面的世界会很精彩,同时又很灰暗,长大,学会保护自己,守护自己内心的那寸净土。
第七天了,愈发思念,和莎莎五个月成就达成。知道莎莎的支教环境也很艰苦,愈发担心,好好坚持这几天吧。这只小可爱有时候也和这些孩子们一样的单纯,希望自己也能够守护这份单纯。
仁村。支教第七天。
《什么?今天休息吗?》
2018年7月22日
听说今天休息。昨晚便早早关了闹钟。
早晨却还是被喊醒,一脸懵的看着大家,原来大家想趁着休息去镇上一天。
OK,我先睡会。旭东也是。两个人补了一个回笼觉。起床,收拾东西准备去酒店借卫生间洗澡。一连走了三个酒店,最后,停水了。两人只得带着几天未洗澡的身子,踏上了那条,熟悉,但是漫长的下山路,前往镇上和大家集合。
可能是早上空气稀薄,这条路走的还是很艰辛。才走出住所的大门就已经开始喘息。两个爷们也顶不住高原这独特的气候。一路走着,本想要路边搭车,无奈一直走到山下都没有车,直到走到桥下,才看见桥上两张私家车擦碰,来往车辆全部被堵塞,无奈,只好步行前往镇里。
中途路过一个超市,饥饿的两人冲进店里。最终选择了……压缩饼干。不得不说,这个时候压缩饼干是真香,还管饱。一边啃着压缩饼干,一边行进。颇有一种行军的感觉。好不容易到达镇上,在一家早餐店吃了清水加红油辣椒加馄饨之后,开始了寻找队友之旅。
亚丁镇,走过我们经常来的菜市场后,继续往里走才会发现,这样一个小镇,并不是表面上看见的那样古朴平庸,在菜市场的掩盖下,是一片繁华景象。路旁随处可见的商店,甚至出现了五星级酒店。繁华程度倒是惊艳了我一把。一直走一直走,寻找队友之旅是那样漫长,炎热,和累…走到一半,只得败于这炎热的天气,两人坐在路边石阶。偶然看见一家小酒馆,想着进去躲一下太阳。
装修颇有些丽江酒吧质感,店内一位染着紫色头发的姐姐热情地招待我们,得知我们没有寻找到队友时,姐姐很热心的让我们先坐着休息一下,还给我们打开了bgm。店里只有我和旭东。等待一会,继续出发寻找。
下午慵懒的时光。慢慢度过,难得悠闲的时光,虽然也很晒也很热。
晚上困意浓浓,可能今天走路走多了?今天,真的是休息吗?
亚丁镇。支教第八天。
《怎么办?》
2018年7月23日
又回到正常上课的日子,上午的口语表达课因为一些原因临时改成了作文辅导课,将自己这19年来毕生功力都传给孩子们之后,看着孩子们一脸懵的表情,只好无奈的说“要不,我给大家讲讲《长恨歌》?”看着孩子们瞬间激动起来,那我就放心大胆的讲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恍惚间,我也回到了那个代表着中国古代最繁华的盛世。站在后宫道路一旁,低着头,只敢斜眼一瞥,妄想一睹贵妃美貌,不曾想,正巧碰见贵妃回眸一笑,此刻,世界黯然失色,脑海里只有那个笑,眼睛里,只有那一抹红唇的胭脂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什么样的美人,什么样的爱情让一个皇帝,放着后宫佳丽三千不管,只独爱一人。通俗的语句,却是有无限的韵味。简单勾勒,一个凄美爱情故事就已经浮现脑海。很多当代人尚且做不到一生独爱一人,何况皇帝呢?
自我陶醉半天,孩子们还是一脸懵,好的,是老师不行…
下午时光,无聊看着手机,突然发现一个新闻,云南尖山发生的支教事故。事件过程不想再复述,铺天盖地的评论也不想再说。今天,好像云南人都失去了话语权。任何苍白的解释都成为了狡辩。不否认这样的事件发生很让人寒心,但是不会承认“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一说。云南,永远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彩云之巅。只是有些人,确实不配走出这座大山,这座大山就像一个远古的守护神,镇压着这些妖魔鬼怪。而我,此刻在稻城县亚丁镇仁村陪伴着这里的孩子。(2018年支教途中在家乡云南发生了一件恶性事件,所以日记中简单说了两句)
之后突然接到莎莎电话,告知她手突然疼痛不止,相隔两地,导致我一瞬间急切不堪。匆忙急切的关心倒是显得我慌张了。站在院子里,孩子们围过来,“老师?你怎么眼睛红红的?”“你看起来很难过”“你有心事”“怎么了?老师?你没事吧”此刻才意识到自己急切到眼泪充盈眼眶。
收拾一下心情,把担心急切深藏心底,“没事,老师没事,来,让卢老师上去做饭,老师陪你们踢球”。因为担心,没有饿意,刚好陪孩子们踢一会球,也让自己冷静一下。
可能这就是生活。哪怕你遭遇再糟糕的事,你也只能收拾心情,好好工作。怎么办?只能先冷静,等待莎莎的情况,一但还在不康复,立马赶过去接她,但是在我离开前一秒,我都需要在这里当好孩子们的老师。
今天不想放风景图了,用我拙劣的ps技术,告诉莎莎,我在她身边。
仁村。支教第九天。
(本篇日记配图为我用粗糙的抠图技术把自己P到了莎莎的旁边,因为个人原因,不再放出配图)
《嘈杂的街道,安静的小店》
2018年7月24日
今天的时光和孩子们在镇上度过。
小镇洛克广场正对面,有一家咖啡店。
店的装修在这样一个小镇里显得很高大上了。走进小店,店主是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两个人一起开了这家咖啡店。店内的东西基本都是进口,名酒好酒很多。这些东西,我就不懂了。怎么来形容这里的高端呢,可能就是他们的烟灰缸是用咖啡渣铺底的。
吸引我的,自然不是这些奢侈到我丝毫不认识的东西,而是店里有一只巨大的意大利卡斯罗犬(如果没有认错的话),还有一只慵懒的波斯猫。那只大狗,名叫多吉。那只猫不认识。多吉虽然长的凶狠,体型也大,但是温顺,当然,可能是单纯的懒。只躺在那里,享受着人来人往的注视和胆大人们的抚摸。那只猫,也是肥胖体型,我和它只有一面之缘,就不再看它了,我更喜欢狗狗。
在店外站着休息的时候,店主姐姐叫住我,想和我聊聊,她说自己学心理和儿童教育,想和我们这些支教的学生聊聊。交谈中,提到了藏区孩子们存在的很多问题,观念,习惯,等等等等。姐姐也和我讨论了一些关于如何提升支教质量的事情。(那些花儿支教队一直选择同一个地方,尽量同一批学生进行支教活动,目的也是在于能够让短期支教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敢说自己做出了什么贡献,只希望这群被支教的孩子能够得到一些帮助)
在这样一个小镇,这样一个小店里,遇到这样一个姐姐倒是让我有些意外的。交流中也得知,姐姐和自己男朋友来到这个地方,一起开了这样一个小店,生活忙碌,但是也宁静。
坐在这样一个小店里,听着外面街道来回的车辆轰鸣和人群嘈杂,再看着店里浅蓝偏白色的墙纸,一个让人内心宁静的颜色。想起了莎莎说过以后想好好赚钱,然后有了一定资本之后去开一家奶茶店,店里装饰都依莎莎。我自己,也一直想开一家小小的书店,忙碌时忙碌,闲暇时看书。那就好好努力吧。
亚丁镇。支教第十天。
《嗅到一丝离别的气息》
2018年7月25日
上午和队长外出,并没有陪在孩子们身边。
下午回到学校。没有课的我坐在一旁的课桌边,不断有孩子跑到面前,拿着小本子和铅笔让我给出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题。孩子们乐此不疲的让老师们帮忙出题。之后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孩子们纷纷开始拿本子让老师们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写电话号码也好,微信QQ也好。
距离支教结束还有几天时间,但是最近孩子们可能已经感知到我们快要离开了,都开始越来越粘我们,每天缠着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邀请我们去家里。
下午队员们进行了家访。我和冯老师一同去到了小曲家。交流中,感受到小曲爷爷对于我们支教的支持和配合,内心其实是很欣慰的。当然,也对那一纸杯的青稞酒印象深刻,不辣,但是回味无穷。
对于这些孩子,短短几天支教到底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我不知道,我希望不管是我们还是其它做着相同事的人们,都好好做自己的事,或许,一些小小的影响和印象,就足以影响这些孩子一生。
这里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专业知识,而是一些走出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一个野心。
结束家访回去途中,小曲一路跟着我们。拉着冯老师不断给我们介绍路边的花花草草,一直摘很多五颜六色的花给冯老师,直到回到学校还不愿意回家。之后队里做饭用的油用完了,我和冯老师准备去商店买,小曲又一路跟着我们,带着我们走小路,省去了很多路程,只是……老师不擅长走那些山路,一路颤颤巍巍的走着。
寻到油回来之后,时间虽然已经很晚了,但是操场上还是有很多孩子留着,拉着老师们和他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玩游戏。看着留在操场的这些孩子,看着这些每天缠着自己的孩子,似乎,嗅到了一丝离别的气息。
晚上和莎莎视频感觉她心情不大好,得知她们的支教地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这个世界好像不像我们看到理解到的那样简单,但是,我们不能丢了内心里的那份善良。人这一生,做好两件事,其一是管好自己,其二是管好家人。如果还能给周围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那更是锦上添花。
嗅到和孩子们离别的气息,也嗅到马上和莎莎团聚的气息了。
仁村。支教第十一天。
《The Last》
2018年7月26日
行程的突然改变加上昨日的疲惫,让我直到现在才有思绪来写这最后一篇。
原定今天是最后一天,未曾想,提前一天结束。
昨日上午的一节课就这样成为最后一节课。匆忙地收拾行李,匆忙地赶车。还没来得及再好好看看这里,就这样离开了。
坐在离开的面包车上,和车外的大家挥着手,没有什么离意。
直到今早起床来到我们来时的车站,脑子里才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哦,原来我就要走了啊”。然后,又开始浮现这些天的所有事,大事,小事。
持续几天的高原支教生活还是给身体带来一些负荷。虽然看似每天正常作息,但是每天依旧很是疲惫。或许是因为高原气候,或许是因为身体疲惫,昨日竟晕倒,所幸无大碍。还想起来最后一节课,和孩子们讨论了现代诗,希望他们能记住吧。
阿旺今天还会一直缠着老师们说个不停吗?
小曲昨天说最喜欢的老师是李老师,今天会想我吗?会想要再带着我去到那个新房子五楼俯瞰这个仁村,带着我去家里喝上一杯青稞酒吗?
小白,小四,答应你们去家里,老师去不了了,希望你们不要哭鼻子。
小饶,你还是一样皮,不过看到你和魏老师成为好朋友,能够听魏老师话,可以了。
迎春,少有的一个汉族小女孩,每次看到你老师都很心疼,也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刘老师,冯老师都是你的好朋友。李老师当然也是。
那些一起打球的藏族孩子们,都很优秀,希望你们能更好。
还有所有所有的孩子们,昨晚趴在栏杆那哭,舍不得老师们。
门卫室的爷爷也算是忍受我们好几天了,给您添乱,麻烦了。
对了,镇上那个超市的姐姐们帮了我们很多忙,还记得超市大叔骑着三轮车,我坐货箱里,在亚丁街道上面颠簸。
那个咖啡店的姐姐,上次交谈时间仓促,希望还能再见面。
这些记忆都留在亚丁,留在仁村吧。
队长,现在还没有日出,今早让旭东帮你拍视频了,昨晚是这次支教最后一次给你支脚架了,今天的拍摄也要多麻烦队长了。
刘老师,开学还可以一起约球啊,大三可能就一个学院,嘿嘿。
另一个刘老师,给你端茶倒水可还行?自然科学热胀冷缩实验做的还开心吧。
魏老师,吉他是真的六,唱歌也好听!带好你的小徒弟哦。
徐老师,个子矮是真的,不过小小的身躯,够到灶台给大家做饭也是真的好吃。
林老师,以后狼人杀差白痴就找你了。才来那几天看你身体不适,照顾好身体。
冯老师,家访借油可还行?交集不多,但是都记住了。
蒋老师,完美诠释冷漠,不过电影课放的电影是真的好看,可惜放的那几部我都看过了。
薛老师,作为山西人泡面加醋,吃饭加醋是真的震惊我了,不过给大家做的饭,没毛病。
卢老爷,带飞我口琴,还记得第一天两个人守着锅等烧水煮面。也算是睡隔壁睡袋的兄弟了。
锴哥,一句方言,这个人整的成。
旭东,不说了,这次咱俩不是网友了,哥们。
各位,开学见。 坐在离开的车上,也期待着回家的时光。
回成都大巴。支教,最后一天。
写在后面
短期支教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我不知道,或许是一件好事也会是一件坏事,我也不知道。
不管这些事情有无意义,希望我们能尽己所能做一些事情。
再隔多久去看自己的日记,很多东西或许已经改变了,但是矫情的自己还是没变,一面感叹着自己怎么就这么啰嗦和矫情,一面又会在脑海里回放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片段。
我很庆幸我能够有这样一段让人记忆深刻的经历。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