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
有很多话要说。
写在前面
上次博客更新是2022年7月19日,今天是2022年9月12日。之所以断更这一段时间,只是因为忙着毕业,写论文去了。而本来应该先把上次看的一个展览的内容先整理了写博客,但是后面又搬家,等待答辩等事情,就又耽搁了。
今天更新这一篇博客,原因是前几日看了B站一个up主小鹿Lawrence的视频,先把视频链接放在下面:
【不做攻略的旅行有多绝望…-哔哩哔哩】 https://b23.tv/w1judIy
因为里面提到了我的家乡云南以及一些挺引发思考的讨论,为此,我更新了这篇博客,当然关于我和我的家乡还有很多话要说,这个标题起的有些大,暂时先这么用着吧。
乡土气息里的高端定制
看了视频,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我从小到大生活成长的云南小县城里,很多馆子有这样的一个习惯——没有菜单。所谓的菜单就是一个大冰柜,里面放着各种食材,然后你只需要走进店里,看着冰柜里的食材告诉旁边帮你点菜的嬢嬢或者老板,你要什么食材,需要怎么做。
比如,
“今天的白菜看着新鲜哈,炒盘白菜么,或者煮个汤,么放味精嘎。”
“各有血旺,整个酸辣血旺。”
“这个洋芋,整个干煸洋芋丝。”
当然也有个别食材没有放在大冰柜里,这个时候就要张口问了,比如,
“今天有啥子新鲜菜?”
“整条鱼做个水煮鱼片嘛。”
然后点菜的嬢嬢或者老板就会给你推荐当日的新品,或者你需要的食材他们联系市场送过来。
于是在每一个馆子,你都能吃到你想吃的菜甚至是你想吃的做法。所以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点菜方式,都有专属自己的一套菜单,同时又能获得当日新品。
这样的方式,在我离开云南之后,很久都没有遇到过了。来了英国之后,餐馆吃饭都是看着菜单点,但是餐厅里每日的special与云南馆子里的当日新品如出一辙。而云南馆子这种点菜方式,某种意义上也是乡土气息里的高端定制。
无目的漫游
正如视频标题那样,小鹿老师这次选择了一个原始的旅游方式,不做攻略,全靠着一本当地风土人情的宣传书和一张嘴开始了这次的旅行。
因为我爸妈在吃完晚饭之后总喜欢出去遛弯,没有目的地,没有时间限制,就是出去走走,走累了回家,所以我也是一个喜欢随意溜达的人,再加上喜欢摄影,总是拿着相机出门遛弯,没有目的地,没有目的,也没有拍摄计划,就是单纯地出去溜达。
不过出去旅游倒是总会看攻略制定计划,在有限的旅游时间里通过攻略能最大化利用时间游览打卡更多的地方,这也无可厚非。如果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或者可以多次去同一个地方,适当地脱离攻略,借用小鹿老师的文案,去感受路而不是赶路。
在我随意出门溜达的路途中,我总是能发现一些新奇的角度,我喜欢观察,不管是通过我的镜头还是我的眼睛,在相同的地方,总会遇到不一样的惊喜,前提是我们先放慢脚步去感受。同时,当旅游回归了这种原始的方式之后,我们不再是和热门景点之间建立联系,而是和当地人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真的建立这种联系之后,对一个地方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
时间虽然有限,但是希望我们都能在巨大的世界里无目的漫游。
手工匠人的洒脱
视频里最触动我的一点是小鹿老师一行人前往了云南腾冲寻找手工油纸伞的制作匠人,然后实际体验了手工油纸伞的制作。而当问及这门手艺如何传承之时,油纸伞手艺人轻描淡写地说年轻人都不学了,不赚钱这个。
然后是一片沉默,此刻不管是视频里的小鹿老师一行人还是屏幕外的我,眼眶都在湿润。
没有人会去斥责不选择这门手艺的年轻人,没有规定说家族是做油纸伞的,年轻人就必须继承家业。更多地是对这些传统技术的惋惜。
时代是不会停下脚步的,工业的发展发达势必会让手工制品逐渐衰败最后被取代。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正如摄影,从胶片到数码一样,虽然现在仍然有很多胶片的追捧者爱好者,但是胶片被数码取代已经是既成事实。这些手工制品也是一样,没包装的情怀是赚不了钱的,能赚也是割韭菜罢了。所以这些手工制品势必会被淹没在时代发展的浪里。
只是这群手工匠人们还在作为守门人,执灯人守护着这些古老的传统的技术。而当这群匠人逝去之时,一些传统技术也会随着他们一同逝去。我们作为外人,看到自己民族的手工技术逝去自然是痛心和惋惜,不过视频里油纸伞手工制作者对于这样的事实反而更加坦然,好像是小说里那些功成身退的大侠,最后隐居在一个边疆小镇,伴随着日升日落,安静地走完最后的日子一样。这些技术会逝去,但是它们也得益于这些匠人的传承,在时代里文化里民族血液里刻下了属于它们的烙印。
写在后面
我作为一个云南人,对这个讲述我的家乡的视频自然更加关注,同时也震惊于自己家乡蕴藏的一些文化底蕴,我在云南生活了十多年,对云南的了解程度依旧太少,我都没有走过云南很多的山,云南很多的河,感受过云南多样的人文。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去记录,而我和我的家乡也有很多故事值得去说。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